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乐山的博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读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  

2007-07-09 16:04:19|  分类: 李清照研究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李清照有两首脍炙人口的《如梦令》,分别为《昨夜雨疏风骤》和《常记溪亭日暮》。为省却读者翻书之劳,兹摘录见下。

      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?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

     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!

两首作品词牌相同,都是《如梦令》;词眼相同,都在末尾;描写的时代相同,都是清照的前期生活写照。两词典型地反映了作者娴熟的白描手法,虽然白话却不失典雅。白话,白话到了“明白如话”(鲁迅语)的地步;典雅,典雅到了千古传诵的程度。唯一需要提及的是第二首末尾“争渡”一词的理解。本人看到一个语文教案将此句解释为“大家争着划呀,船儿抢着渡”。其实,宋元口语的意思是“怎渡?”的意思。

简说一下两者的不同点:前者是即时感受,后者是往昔追忆。如果说,前者多少还有点“少年不识愁滋味”的“强说”,那么后者在追忆当年安闲生活的背后,深藏着时光不再的诗人感慨。

“常忆”两字很有深意。什么事情值得“忆”,并且是“常忆”?当然是已成过去的美好生活。特别是写作此词的当时,清照可能已经生活在公元1127年后的南渡岁月中。夫死孤身、颠沛流离、家产荡尽、人生危机等境遇下的李清照,更有可能“常忆”那些过去的好时光。

  因此,《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》有两个清照形象重叠着,用电影技术来处理,似乎可以表现为:淡淡的黑白历史背景画面中,一个无忧无虑青春少女,乘着酒兴游玩于耦花深处;浓浓的当前画面,一个嫠妇,在“守著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”的环境中回忆着过去的美好少女生活。突然,出现了蒙太奇背景画面:金人南下的铁蹄,山奔海窜的赵构,千千万万逃难的百姓,……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0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